“單打獨斗的時代過去了。”隆德縣溫堡鄉杜川村黨支部書記杜向榮站在自動化喂料系統前介紹。6月19日,走進杜川村肉牛養殖示范園,標準化牛舍里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牛正悠閑地吃著草料。近年來,杜川村創新“七村聯營”模式,攜手周邊6個村共建現代化肉牛養殖園區,統籌整合土地、資金、技術,構建起“統一管理、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”的產業共同體,7個村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。
杜川村養殖示范園由杜川、田柳沙、夏坡、新莊、楊坡、老莊、張杜溝7個村合資建設,項目總投資800萬元,占地1.5萬平方米,現存欄肉牛340余頭,從牛舍設計到糞污處理都采用標準化流程。為提升產業競爭力,杜川村還與縣級肉牛產業聯合體深度合作,統一采購低價優質飼料、共享疫病防控技術。統一采購飼料成本降低15%,共享的疫病防控技術讓肉牛存活率提升至98%。如今,養殖示范園的肉牛不僅暢銷周邊市場,還以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遠銷廣東、云南等地。
“七村聯營”的肉牛養殖模式不僅打開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,更讓20多個村民在家門口捧起了“增收碗”。“我主要負責打掃圈舍、加工飼料,牛場離家很近,方便我照顧孫子,一月能掙3000元到4000元,特別好。”杜川村村民杜仲軍說,除了務工收入,他們還能通過土地流轉、入股分紅等方式獲得收益。“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肉牛產業向標準化、規模化、品牌化發展,讓杜川村的‘牛’產業真正成為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‘頂梁柱’。”杜向榮望著滿圈的肉牛信心滿滿地說。
在隆德縣,類似的聯營探索已在多地開花結果——溫堡鄉呂梁村聯合附近3個村發展肉牛養殖,整合資金525萬元,建成2棟牛棚,牛存欄160頭;神林鄉立足當地資源優勢,整合神林村、龐莊村、辛平村3個村的資源,依托神林村農業產業示范園,探索建立了神林鄉果蔬產業黨建共同體,大力推廣“甘藍+西瓜+供港蔬菜”三茬輪作模式,在提高土地利用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拓寬了產業致富路。
產業跨村育、能人跨村帶、資金跨村用,“跨村聯營”的模式盤活了土地資源,開辟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,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。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,共同富裕的道路正越走越寬廣。(記者 張鑫潼)